无锡学校大全无锡初中大全宜兴市宜兴中学

宜兴市宜兴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214000
  • 网址:
  • 学校级别:初中 -- 未知
点击查看“宜兴市宜兴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校史简介

 

江苏省宜兴中学创建于1928年,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公立中学——宜兴二中,1978年被确定为宜兴县重点中学,1988年改名为宜兴市中学,1996年经江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宜兴中学,1998年4月成为首批验收通过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已成为省内外较有影响的重点中学。70多年来,学校向全国著名重点大学和各类高校输送了近3万名优秀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涌现了蒋南翔、吴浩青、朱梧贾、陈太一、蒋德明、路见可、虞兆中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62031M2(合93亩),绿化面积41000M2(生均21.8M2),建筑面积42500M2(生均22.6M2),校园及校舍均能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现有40个高中班级,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教职工总数203人。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作育英才。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学校的办学策略是:依法治校,人才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学校的校训是: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校风是:求实,求精,求美。

教风是:从严,从活,从新。学风是:自学,自觉,自律。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高远的办学志向,正确的办学策略以及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构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现坐落于美丽的东氿畔,拥有精一楼、南翔体育馆、悲鸿艺术馆等特色建筑,逐渐充满新的活力。

管理水平

(1)大力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学校率先在无锡市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内部结构工资制”和“校内升格考评制”三制改革,这一改革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建立了党务、职责、管理、后勤、教育、奖励等六大类制度,汇编成册。每年还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修改、完善和增订规章制度,近年来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教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发展方案及实施办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高考质量奖励办法”和“学科质量奖励办法”、“教辅资料编写和征订管理办法”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深受教职工的欢迎,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法的保障。

(2)坚持“依法治校”和“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的管理策略。学校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权力和其他合法权力和利益。学校对重要事务坚持集体讨论原则和公开性原则,并建立了相应的议事机制和监督机制。基建、招生、收费、提干、调师、福利等均向全校公示,主动接受监督,做到抓廉政建设不动摇,抓民主管理不松懈。

(3)以“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建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多年来,学校始终十分重视“三风”建设,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按照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刻实的要求,严格规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保障。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家长的一致赞扬。

(4)构建和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整体育人合力。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必要渠道,每月出刊简报,每学期召开2—3次家长会,听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举行两次社会法制和安全教育,组织新生军训,组织学生参加无锡市社会实践基地的锻炼。还常年设立监督电话、监督信箱,设立家校联系卡,保持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及家庭整体育人的合力。

(5)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学校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教育、教学、人事、后勤的网络化管理。

 

素质教育

(1)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

在“以人为本,作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德育实现了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创出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特色。学校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家乡教育、爱校教育、爱军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献爱心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把《规范》教育作为基础,把“十无”校园建设作为载体,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窗口,把建树学生形象作为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推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突出一个主题。如“学会关心、奉献爱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的“三学会”主题活动,以及“自信、自学、自律”的“三自”主题系列、“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等等,深受学生欢迎。学校“风华广播台”、“风华电视台”、“ 荆溪文学社”、“晨钟文学社”、“中学生记者团”、“集邮协会”、“影评协会”、“红十字会”等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晨午间、晚自习、宿舍、教室、自行车、食堂用膳等,都由学生自我管理,它确立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每年组织学生军训,18年来共组织了24期。每年组织特色学生夏令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采茶劳动以及开展科技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

科研是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九五”期间,我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中学生优良品德的自育意识和能力培养”课题研究任务,并荣获优秀课题二等奖。2002年4月,我校的“德育读本的校本化实验研究”,又作为“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在中央教科所立项。

(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为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即:教学指导思想,变“适应”为“发展”;教学目标,变“单一”为“全面”;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教学过程变“授知”为“探知”;教学方法变“落后”为“科学”。深入开展“三优化一提高”活动,立足课堂,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改革,教研组、备课组狠抓“五认真”管理,教师均能熟练掌握1—2个教学模式。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市“三优”课评比和“红烛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新教师上汇报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上研究课三级公开课已形成制度。教师每年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有10多人获一等奖。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覆盖所有学科,多媒体使用率达95%以上。教师积极参加市级多媒体优秀课件比赛成绩突出,许多课件已刻录成光盘,并被推广使用。多位教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获宜兴市、无锡市一等奖,并代表无锡参加省级竞赛获二等奖。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3)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实现竞技型艺体教学向娱乐健身型艺体教育的转变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推进体育俱乐部活动,形成了我校体育社会化、娱乐性特色。学校成功举办了江苏省首届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和第二次全国体卫工作会议现场观摩活动。

艺术教学不断加强,近三年来,共有10多位艺术特长生被清华、北大、南大、人大等高校录取。

(4)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为重点,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和国家、地方课程方案,优化必修课程,开足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基本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分为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类课程设语文阅读、数学方法、英语听力和阅读等。任选类课程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技能和身心健康四大类。每位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以超市形式提供给学生,每学期开课两次,每次2课时,每次开设100多门课,较好地满足了全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工作,组织学生结合任选类课程,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2002年,我校有13名学生的小论文获江苏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设计大赛一二等奖。结合宜兴市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开发了深受学生欢迎的陶瓷艺术制作与欣赏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体系完整,有自编教材、教学大纲,有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教学成果展览,已被无锡市教研室正式批准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许多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学习,起到了示范作用。

(5)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建立了重在激励的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逐渐建立起旨在促进发展,重在激励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了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的纵向考核和教研组——备课组的横向考核网络。近年来,通过教代会制订了教师发展评价制度、教学质量成果奖励制度、教辅用书征订管理办法等若干制度、条例,学校还在阶段性质量训练评估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教学反馈调查、班主任工作考核进行评估改革。学生学期素质报告则采用由学生自评、班主任参与、学校审核的评估方法,完善了评价体系。

(6)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学校教科研工作始终坚持“通过教育科研来培养人,通过培养人来推进教育科研”的理念,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为造就一支学术型教师队伍服务。紧紧抓住教科研网络建设(人员网:学校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课题网: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级课题)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条理》、《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教科研课题量化管理细则》。教研组、年级组将教科研纳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一线教师全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开展研究攻关,并取得了突破,“九五”期间,在“主动性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政治、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八个体现主动性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省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现在学校有国家、省级以上课题5项,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的论文有近100篇。学校还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市内外得到推广、运用。

(7)实行开放式办学方针,培养师生的全球意识,增强国际理解。

积极开拓对外交流渠道,我校已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对外交流的项目学校,2001年聘请了两名外籍教师来校从事英语口语教学,已与加拿大国立卡尔顿大学、澳大利亚麦里马克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师生进修、结成友好学校的意向,开放性办学稳步推进。

 

队伍建设

校长是学校之魂,一个好的校长,能造就一所好的学校。前校长陆芝峻同志始终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领导,其次才是具体工作的领导。陆校长治校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作育英才”,就是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建设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学校文化,以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学校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来推动全局。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着重抓了四件事:(1)进行干部任用机制的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让的用人机制;(2)全面制定干部岗位责任目标,加强考核和监督,学校主要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向教代会述职,接受群众评议;(3)赋予干部相应的权力,培养领导干部敢于负责的精神和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4)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前瞻意识。

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勤奋好学、踏实勤恳、服务大局,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日益增强,形成了一支“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干部队伍,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成为引导学校发展的坚强核心。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

(1)通过组织学习和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课程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客观要求,要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以终身学习求得终身发展;(2)建立必要的优胜劣汰机制,使教师队伍保持生命活力;(3)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稳定的持久的保证,为此,我校先后制定了《教师发展方案及实施办法》、《青蓝工程优秀师徒评选办法》、《青年骨干教师、中年特色教师、学术型教师评选办法》,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学有方向,干有目标,研有劲头。使教师培训走上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4)建立了与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相配套的校本培训体系。近年来,我校有2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多人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全校教师均参加了校本培训。绝大多数教师能兼教一门或二门选修课程,80%以上的教师能进行高中循环教学,每年对省内外开设的示范课、观摩课及讲座超过40次,30%的教师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主要学科均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率达95%以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省内居于前列。

校长除了在观念上和策略上对学校实施宏观领导外,还亲自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主持了省教科所“九五”立项课题“主动性教育实验研究”及省电教馆“九五”立项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验研究”,均已通过专家组现场结题鉴定,其研究成果已在“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科研会议”上交流,并在省内外引起良好反响。其主要研究成果“主动性教学模式研究”一文,入选无锡市教委主编的《无锡市教育模式研究集》(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校长现正主持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69个,学生3560人,教职工317人,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0余人,一级教师11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5%以上,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40余人。
现在全校有宜兴市新长征突击手9人,又红又专优秀青年教师12名,教学新秀5名,教学能手27名,学科带头人32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评为无锡市又红又专优秀教师5名,无锡市教学新秀2名,教学能手10名,学科带头人25名,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

 

学校领导人员

江苏省宜兴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蒋华强: 1966年11月生,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被评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宜兴中学党总支书、校长、江苏省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无锡市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先后担任八年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七年班主任工作和七年教研组长。1996年至1998年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000年至2001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01年参加无锡市第一期教学干部培训班的学习,2003年参加江苏省重点中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曾获无锡市首批历史学科带头人、宜兴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并被评为宜兴市十大杰出青年、宜兴市先进工作者、宜兴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现已发表和获奖的省级论文12篇,参编教辅用书8本,其中主编1本,主持江苏省第四期立项教研课题《高中历史“分层导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江苏省宜兴中学副校长赵春明: 1968年4月生,1987年毕业于无锡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199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苏州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本科学历。江苏省数学教育学会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副校长。曾参加江苏省首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无锡市校长班培训。先后被评为宜兴市、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又红又专青年教师、宜兴市教学能手、无锡市教学能手、宜兴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考优秀指导教师,两次被授予三等功。主持无锡市、江苏省级课题各一个,有四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获奖。

江苏省宜兴中学校长助理芮旭军: 1965年6月生,1987年7月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现担任校长助理。在1996年和2002年分别参加了苏州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及江苏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学英语教学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主持研究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法”得到较好推广。教学实绩显著,在无锡市、宜兴市有较高知名度。三篇论文在全国级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获省、无锡市级奖项。主编辅导教材二本,参编一本。先后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获无锡市优质课件评比一等奖。

 

江苏省宜兴中学校长助理陈祖荣: 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江苏省宜兴中学校长助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宜兴市“中语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被评为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宜兴市“十佳师德高尚好园丁”;2006年被评为宜兴市“优秀青年”,获宜兴市“教书育人奖”。 ? 教学实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参编教学论著15部近200万字。发表散文、诗歌和微型小说40多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4-09-26 04:06:51发表

    这个学校里面很多的老师认真的搞学术,很厉害。很多同学都在这边,科研学术都做得很不错。,学校面积很小,总共没几栋楼,转一圈花不了多长时间。不过学校的地理位置挺好的。

  • 匿名
    2014-09-24 13:31:07发表

    食堂真是没法比,又贵种类又少又难吃。。。,但是发挥小强精神,还是能找到能吃的东西的。,早餐还好,有蒸地瓜、南瓜、紫薯,炸糖糕、春卷、紫米饼,算是相对好吃的。,中餐和晚餐的话,有桂林米粉、麻辣烫,小炒的

  • 匿名
    2014-09-24 03:25:02发表

    很好的一个学校,去年学生报考的时候,我很关注这个学校,想报这个学校,所以我对这个学校比较关注,这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邃文化的大学,师资力量很大

相关新闻